加入我们
首页 > 儒见专刊 > 史政风俗

良知不可泯灭

2017/05/14

2017年04月24日是今年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Yom HaShoah),美国总统川普在世界犹太人大会发表了演讲。这一次的演讲中,他是这样评断大屠杀的:
 
我们的头脑难以衡量(大屠杀所带来的)伤痛、恐惧与损失。欧洲三分之二的犹太人、六百万的犹太人被纳粹种族屠杀。其罪恶非语言可以描述、人心可以承受。(The mind cannot fathom the pain, the horror, and the loss. Six million Jews, two-thirds of the Jews in Europe, murdered by the Nazi genocide.They were murdered by an evil that words cannot describe, and that the human heart cannot bear.)
 
这不是川普第一次公开谈及大屠杀,在此之前他及其团队种种关于纳粹、犹太人的言论自其当选以来就没少给自己惹麻烦。

今年1月,热衷于在「微博」(推特)上大发意论的川普在抱怨美国情报部门制造假新闻时,将美国比作纳粹德国。此消息一出,立刻就有美国犹太裔发声抗议,要求他删除微博并致歉,原因是「川普将美国和纳粹德国做比较,是对世界上所有大屠杀犹太幸存者和他即将领导的国家的卑劣亵渎。」
 

 
在社交平台上讽刺时政并无不妥,可是以纳粹德国作类比,对一个即将就任的当选总统而言,就不仅是言语失当的问题了,这触及到太多人的敏感神经。纳粹的罪恶之深,任何一个自由文明国家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而大屠杀的份量之重,也绝非一句调侃可以轻描淡写地带过。

联合国决议通过的世界犹太人大屠杀纪念日(International Holocaust Remembrance Day)是每年的1月27日,以纪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解放。自2005年这一决议通过以来,历任美国总统几乎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发表正式的声明,川普总统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川普的这一份声明一经发出就遭到各大媒体版面上铺天盖地的谴责,因为他的声明中没有明确提及「六百万犹太人」,而仅以「受害者」一概而论。
 
以犹太人大屠杀的名义发声,却闭口不提受害人是谁、又是谁的死在警示着人性的底线,这样的含糊其辞不能被接受。


 
不只川普个人,他的白宫团队也在这个问题上犯过忌讳。一个月前,白宫发言人斯派塞(Sean Spicer)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责叙利亚使用化学物器时随口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希特勒都没有堕落到要使用化学武器……」此话一出又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媒体记者当场就反问他关于大屠杀问题,随后媒体和网络纷纷谴责他无视纳粹在集中营里使用生化武器的事实,甚至有人进一步提出质疑——难道希特勒没有使用生化武器就能够减少他的罪恶吗?

 

客观一点来说,斯派塞说出这句话多少有些失误的成分,他本人也在事后马上承认错误,诚恳地道了歉。但舆论对于任何企图为纳粹暴行包庇、矫饰、开脱的行为都会异常敏感,哪怕只是些微小潜在的苗头,都会立刻遭到剧烈的反击。

大概是因为之前吃了几次亏,我们才有幸能看到本文开头川普说的那一番比较沉痛的话。当然,川普是不是真心要谴责反犹太主义说来话长,但是犹太人大屠杀的问题之所以如此敏感,能一次次地引起轩然大波,除了政治和社会因素之外,恐怕还有更深层的问题值得深思。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多元的国家,有着多元的种族构成和宗教信仰。多样性往往强调人与人的差异和个性化,因此我在美国上学的几年,一直在学着如何能更加理解、尊重与包容那些自己不太了解的传统。但让我没想到的是,多元的文化并不代表事事都是众说纷纭,在一些问题上,美国各方的态度可以说是空前的一致,犹太人大屠杀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人们或因族裔或政治派别有纷争,但面对这六百万人的种族屠杀,没有人会质疑它的不正义与反人性。相反,还有那么多人会争相站出来大声为受难者疾呼,并将罪恶的原貌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在美国文化的多元性背后,实有一种绝对的价值,它可以超越种族、政治、宗教的分别,是任何力量都不可触碰的底线。我想,这股力量源于人的良知
 
二战之后,讲述纳粹集中营的文艺作品中不乏精品。无论是电影、小说,还是史料、记录片,都能使我们触摸到一点真实的历史。纳粹残忍屠杀六百万犹太人及其他族裔,当这一段历史带有一些质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很难不受触动。面对数字之巨的震惊,面对手段之残忍的愤怒与恐惧,以及所有能够感同身受或是难以想像的痛苦,那是我们良知的声音,也是良知对此做出的最真实、直接的判断。

 

电影《美丽人生》剧照


七十多年过去了,犹太人大屠杀还能普遍存在于人类的记忆当中,离不开犹太人的努力。大屠杀之后很多幸存的犹太人四散到世界各地,始终在为宣扬大屠杀的罪恶而奔走。犹太人以精明能干著称于世,电影、报纸、社交网络、公益组织等等无处没有犹太人的事业,他们也为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在经营自己事业的同时,从来不忘自己民族的历史,哪里出现关于大屠杀的不当言论,他们都会立刻做出回应,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坚决捍卫历史的真相——「六百万犹太人」的惨死容不得有一点含糊。

其实二十世纪这一次的犹太人大屠杀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特定的族裔范围,可以说是牵扯到全人类的底线。除了美国之外,曾经的施暴者德国也在多年的忏悔与补偿中将大屠杀作为自己的历史中永远的警钟。不久前,台湾某高中因为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模仿纳粹,引起一片哗然,最终该校校长引咎辞职。在此之前这些孩子们也许不知道,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拿来cosplay,因为人类社会还有一道绝对不可逾越的底线。

 

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维利·勃兰特在华沙的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下跪

 
三年前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语言也不好,说话常常很小心谨慎,担心自己言语不当会冒犯到对方的隐私或信仰。但是当我看到美国人可以为了犹太人大屠杀、为了恐怖袭击、为了种族歧视、为了身边各种不义的事挺身而出的时候,我对这个离家几千公里的地方忽然产生了亲近感。因为在这一点上,人们心中的正义感是如此相近。
 
我和我的学友们常会交流到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我们身边的朋友常有人对本国的历史不信任。前两几天我的一位学友还刚刚说起,她有位朋友对于满清入关屠城竟然无动于衷,认为以强者为尊是天经地义。其实这也是我常常困惑的问题。同样是惨无人道的屠杀,为什么纪念犹太人大屠杀我们也觉得理所当然,但说起江阴守城、扬州十日就会生出那样多的质疑和迂曲的分析?不可否认,我们对于历史的了解和记忆还是非常有限,相比于犹太人过去几十年的努力,我们为自己曾经受过凌辱的祖先所做的实在太少太少。可当历史的真相都大白于天下,我们真的都能挺身而出吗?
 
纳粹的旗帜在今天俨然成为人类文明的禁忌,任何公开的展示、挥舞都可能被认为是在挑战人类道德底线。而满清当年以「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剃发令为名围困江阴八十一日并最终屠城,这粘满几十万人鲜血的金钱鼠尾如何至今还能招摇过市?当我们面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却听不到自己良知的声音,民族的尊严与底线大概也无从谈起。

 
(全文完)




※本文系作者原创并授权本刊发表,所有权利保留



如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关注我们的平台:







 

上一篇儒见诗话丨时贤应笑步舒痴

下一篇儒行天下丨从自由的意大利说开来

分享:

精选留言

    留言板

    我们期待您的反馈,并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如希望进一步沟通,请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

    请填写姓名或昵称

    请填写邮箱

    请填写手机号码

    您的留言可能会被显示在精选留言中,是否同意?

    推荐阅读

    孔阳国学工作室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079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