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09
《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要把历史的真相讲出来。所谓真相,不一定鲜为人知,但我们知道后,不敢不奔走转告,因为怕血写的事实,竟在人们心中烟消云散
我们忘不了,孔子曾定下的儒门规矩:「朝闻道,夕死可矣。」「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在乱世之中,三千弟子追随夫子,为了超越怪力乱神的儒家信仰,舍生忘死。
我们忘不了,三百多年前,满清要求人们剃发易服,向政权交出自由。他们屠杀了几千万人。但,千千万万的人们没有屈服,他们说:「异日虏氛既净,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尚知余心!」
明二黄先生墓,在今上海市嘉定区。明末黄淳耀、黄渊耀两兄弟殉国于此。黄淳耀临终前说:「异日虏氛既净,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事者,尚知余心!」
(图片由华富学友拍摄)
我们忘不了,那是曾经的中华,我们的故国,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一群有信仰的人们。
那时候,曾有人说:「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可是,读历史的我们,读到这里,却不敢笑了,乃至于要嚎啕大哭,拍案而起。
孟子有言:「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风莫不兴起。」
百世之上,曾有那些中国人,他们顶天立地,活出了人的高度。我们知道了这些,不忍再冷嘲热讽,不忍再庸庸碌碌,因为我们知道,那些人的样子,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神州陆沉,生死之际,文天祥壮烈的自白。他坚信天下后世的历史,必将给自己一个交代。
「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
可是,读史的我们,会给他一个交代吗?
我们要为历史上一颗颗炽热的心,发出声音,不再在黑暗的故纸堆中孤独地吶喊,而听不到回响。我们要召唤,这个世代中,心与古人同样炽热的你——
一同为中华的历史,作出新的见证。
撰稿 / 田九七
编辑 / 钟章铭
作 者 介 绍
田九七,2010年起学习儒学,孔阳国学工作室日本组负责人。曾任孔阳国学工作室第三届执行长,在北京四中主讲《重大历史关头的人和事》等课程,《国学十年・历史》主编。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学士。本期《儒家真相与历史精神》教员。
2019年第2期(总期第31期)
本文版权归孔阳国学工作室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
我们期待您的反馈,并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如希望进一步沟通,请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
请填写姓名或昵称
请填写邮箱
请填写手机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