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翔非 2015/06/30
今天讲了家风,我感觉是非常必要,也非常好。成为在北京四中给初中部、高中部讲国学的老师,在这里讲感觉自己更有底气。刚才几位老师尤其后面的几位老师都讲了,讲完之后,我有一些感想。不是说他们正好讲了之后我写感想,是我的感想正好和他们是对应的。一个人在一辈子生活的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我们在此暂时放下老师、学生,这个“人”什么最重要?有很多人在想,狼哲学重要,有很多不那么想,不那么想就变成了别的什么方面,比如说,能不能想宗教重要,是宗教的话就已经脱离了我们今天所说的范围。还有既不信仰宗教,又不狼图腾,有自己的一些疑惑的绝大多数,这些人想什么呢?这一辈子,浑浑噩噩,或者说,不断地追求,总而言之,没有想出什么东西来。这是中国的绝大多数,不是今天所谈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的事情。
这个问题从世界上看,美国影响最大的,不是那些仅仅谈哲学,谈我比你强多少的东西,美国还谈他的基督教、天主教。美国的基督教、天主教。我们从来没有在这方面揪住美国的这方面的实质,分析它。包括在北洋政府那个时候,人们还说,学习方,学什么呢?学的是科学、民主,没有谈宗教。非常让人怀疑的是,没有谈宗教。今天到这个时候,我们和国外相比,比什么呢?比我们自己,比西方更加热爱狼吗?狼图腾吗?不是。我最近看到一些文章,中国人在外国,狼图腾这方面学的比较好的,逐渐地被排斥了。我们看到了日本,看到了德国、美国什么样,人家有自己的宗教,中国没有,那就到美国时间长了之后信宗教了。只能这样。可是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文化难道只变的向西方去学习,最后拥有了西方宗教吗?恐怕不是这样。回顾在明朝那个时候,来了一个西方人,名字叫做利玛窦,这个利玛窦很了不起,他不是一般性的传播宗教,他在西方是屈指可数的那些大的传教士,后来,很少派这样的传教士来,他来中国,仔细地进行了考察,说了一句话,写在那个纸上了。这个国家哪儿都好,甚至比西方还好,就是缺宗教。可是他说,他虽然说没有宗教,可是这个国家在信孝道,不信宗教,信孝道。注意,孝道不是西方的宗教。中国的孝道究竟怎么好?他说了两点。第一点,讲爱,今天人也讲爱,古人也讲。我们讲了两千几百年了,还要讲一样东西,敬,中国人都讲,今天没有了,没有人讲敬了。怎么讲敬?是面对着自己的祖先,拜祖先,祖先之上,还有一个祖先,再往上还有,如此仿佛就是一个一个最后追到最深处,追不了了,浩渺的天空,这样中国人在这儿站着一个人,在那浩渺的与这,中国人由此奠定了信仰。他说这一点,不是宗教,但是,他了不起。他怎么宣传基督教,但是没什么用,中国人很少信基督教。后来不一样了。这一点来说,我们称之为敬,我们说爱和敬是夫妻二人共同形成的宝贵的财富,现在来说,中国人讲爱,可以,没问题,讲敬吗?不讲。一百年不讲,我们这个年代的人,问自己的长辈,什么是敬?老先生语焉不详。再往下问,也语焉不详。都不懂。所以,现在看中国人就是看一帮远离了自己文化的,只能书写某些文字的这种传人,不具有一种形上性,什么叫形上性?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气。这叫形而上。中国人懂形而上吗?绝大多数不懂。讲哲学,我们也把它作为值得现代人来打击的对象来解释,也不讲。中国人现在今天应该重新面临着自己的形而上,也就是敬。这是最关键的一点,我在讲学的时候,我跟我的学生说,你把握住这一点,这个学问才是刚刚开始。如果把握好了,我就是相信我的形而上,相信我的敬。当然,我刚才说了,爱不可以或缺,爱始终是有的,只不过加上了敬。
在此以后,出现了品德的基础,品德。什么样的品德呢?就是道德、品德。这个没有说,在此之前会有什么品德,注意,离开你的父母,人不会有什么品德。有好多是假的,有些是错的,有一些是模棱两可的,最根本的东西,刚才我们有一位老师说得很好,叫做5+2等于0。这不是我说的,5+2为什么等于0呢?在外面,做了那么多东西,回到家里,有一个自己内心发出的真实的声音,那个东西都不算数,都是假的。什么是真的?对父母假的,小的时候对父母假的,那是真的。怎么能让他道德从这里走出来,从哪里呢?从孝道走出来,这就是真的。也就是说,这个行为做还是不做,自己说了算。只有你父母在天之上,一代又一代的长辈,他们给你做后盾。当然,这样一走,整个中国文化两千几百年,或者是更长时间,一下就贯通了。中国文化在我眼中一下子就活了。那个时候你拿来看,中国文化有什么障碍呢?毫无障碍。
还有一点,这个品德最早的那个出发点在家庭。孩子小的时候,遇到了社会品德问题,他回家之后要跟父母商量怎么解释。一次又一次的父母对他的解释,奠定了他的品德的基础。再解释,长大,再解释,那是再一次的幻化,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没有用。中国现在道德品质下滑,足以说明这一点。有了这样道德的支撑,有了品质的基础。
第三,有了不屈的性格。任何一个家族的成员,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背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背理。你爱你家人,别人你就这样推广你的爱。如果你爱你的家人,你不爱你的家人,你也不要去到外面去显示自己。一个人变得堂堂正正的。这样一来,我们可以说,这个人家里家外,道德水准是一贯的,是一致的。中国人,中国的父母,有很多说这样的话,你到哪哪哪去,你注意,你不要说什么什么,家长,还有其他的一些当官的,你注意,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得罪他,过两天人家说这个贪官是贪污犯,那怎么办呢?就这方面,家长来说,可以茫然无知。他没法判断,他只认官的大小。这不是真理的标准。
说到这儿,我想说,不仅仅是家里的孩子,家里凡是长辈,孩子,尤其是长辈要注意,你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影响他,而是直接就影响你,你才多大啊?20多岁,30多岁,40多岁,50多岁,60多岁,70多岁,还有80、90,每个人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家风这个范围内走出去,因为我们头顶看的是那面天空啊,不是别的。当然,还有一个说法,我平时不常讲,今天也说一下,古人说,这样一来,是不是长辈以前做的都对呢?有人说了,长辈做的都对,不是这样的。古人说,当不义,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没有说这件事情皇帝说了就对,没有说这件事情父亲就对,怎么办呢?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如果说仅仅是父亲说的话,这不叫做孝顺,你就听他的,这不叫孝顺,那听什么呢?头顶有湛湛青天,有历朝历代的家训,人要保持住自己刚正的人格来。
还有很多,时间有限,只不过是我在此说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孝道,中国的家风,曾经中断了,现在才刚刚开始往回捡,在这方面,刘校长是非常让人钦佩的。谢谢大家。
本文版权归孔阳国学工作室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
我们期待您的反馈,并将对您的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
如希望进一步沟通,请准确填写您的联系方式。
请填写姓名或昵称
请填写邮箱
请填写手机号码